典藏‧今藝術 2013/10月號 第253期 (電子書)

NT $ 120


FEATURE專題企畫1
學院與公眾間的對話 世界大學博物館6+

創立於1683年的英國牛津大學艾許莫林博物館(AshmoleanMuseum),為英語世界第一個成立的大學博物館,也是第一個公共博物館(PublicMuseum),該館亦見證了17到18世紀西方博物館逐漸形成的過程。而不論東西方,大學博物館與一般的公共博物館相較,除了同樣專業的典藏、展示、開放給大眾的主要功能,並在學術殿堂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育及學術研究機制。歐美許多行之有年的大學博物館群類別豐富,從考古學、人類學、自然史、私人捐贈典藏品等結合人文藝術研究課程;如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(OxfordUniversityMuseumofNaturalHistory)包含了450萬件有關動物學、昆蟲學以及化石學的收藏品和礦物的標本數量,使其成為除國家館以外同類博物館中館藏數量最大的博物館。館藏品透過「物」被研究、與「人」的探討過程,提供了學術研究的豐厚材料,而除了學術目的外,大學博物館也是宣傳自己學校聲望的一個重要管道。

此外,大學博物館的建築美學發展,也成為愈來愈重要的趨勢之一,如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由磯崎新(ArataIsozaki)設計、預計2014年完工的杭州象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則由隈研吾(KengoKuma)設計;台灣的亞洲大學將於10月開幕的「亞洲現代美術館」,則為安藤忠雄(TadaoAndo)設計完工的第一所大學美術館。大學博物館的未來發展,除了原本的功能,也發展為具備社區關係連結、國際合作交流、甚至文化觀光的訴求。本專題擬從大學博物館的發展緣起、營運管理及精選案例,試探討古今中外的大學博物館發展新趨勢。

FEATURE專題企畫2
在現場 藝術家作為採集者

對檔案的處理不是一個關於如何應對過去的概念。它是一個拋向未來的問題,一個關於未來自身的問題,一個對明天反饋、承諾和擔負責任的問題。—德希達,《檔案熱》(JacquesDerrida,ArchiveFever:AFreudianImpression)

1934年,班雅明(WalterBenjamin)在〈作者做為生產者〉(TheAuthorasProducer)中,他試圖闡述「作者」如何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中做為具主動性的個體,而關於創作者生產關係與工作態度的問題,又如何顯現於創作者的實踐中。30年後,佛斯特(HalFoster)將此概念延伸至對於藝術的討論,在〈藝術家做為民族誌作者〉(TheArtistasEthnographer,1996)與〈檔案的推動力〉(AnArchivalImpulse,2004)中指出藝術創作的政治轉型,他觀察到1950年代初開始,部分藝術家開始一種近似人類學的研究方式、大量檔案文獻為創作基礎的現象,而藝術家做為「檔案建構者(管理者)」的手法,近來也屢屢於各大、小展覽與作品中出現。本期「在現場:藝術家做為採集者」試著以在地創作思考出發,回到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脈絡,以西方藝術史中的人類學觀點為彼端參照,持續延伸至:為何台灣近年來經驗採集、田野調查等研究會成為至關重要之事?在目前當代藝術家所具有的收集者、檔案員、歷史研究者等多重身分、趨近人類學式的研究方法下,藝術家又如何轉化所收集到的大量知識?


藝術家 大學 美術館 檔案 未來 FEATURE